详情
分享

一文讲透11种运营岗位的核心差异

抖商联盟 05-06 09:07 阅读 51331

• 在互联网行业,核心工作其实是围绕着两个重要的模块开展的,一个是“产品”,另一个是“用户”。

做抖音上社旗在线网

在互联网行业,核心工作其实是围绕着两个重要的模块开展的,一个是“产品”,另一个是“用户”。

“产品“和”用户“就像一对孪生姐妹,只有产品设计得好了,才能吸引和留存更多的用户;只有更多的用户使用产品,产品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。它们分别对应着两个岗位的工作,前者是“产品经理”,后者是“运营人员”。

01

产品经理和运营人员都负责什么

“产品经理”和“运营人员”的关系,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培育自己的孩子,产品就是负责“生孩子”,运营是负责“养孩子”

1. 产品经理:构建价值载体

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是打造一个能够持续创造用户价值的载体。他们关注的是:

  • 用户痛点:通过用户调研、数据分析等发现真实需求。

  • 解决方案:设计产品功能、架构和交互流程。

  • 实现路径:协调研发、设计等资源将方案落地。

比如:微信"拍一拍"功能的创意诞生;抖音"极速版"的市场定位;钉钉"已读未读"的功能设计。这些都属于典型的产品工作,其成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形态。

2. 运营人员:传递价值并放大

运营的核心工作则是让产品的价值被用户感知并使用起来。他们关注的是:

  • 用户的拉新和增长。

  • 用户的活跃和留存。

  • 用户的转化和生命周期价值。

  • 流失用户的召回。

目前,市场上运营岗位众多,不同的公司、不同的业务,设置的运营岗位也有所不同。

  • 最基本的运营岗位用户运营、产品运营、内容运营、活动运营、流量运营等,这些岗位是大部分公司的基础配置。

  • 大型互联网公司:通常还设有流量运营、平台运营、数据运营、场景运营等岗位。

  • 内容型互联网公司:比如字节、快手等,还设有创作者运营、销售运营等岗位。

  • 在交易型互联网和零售公司:比如阿里、京东等,还设有商品运营、品类运营、门店运营、直播运营等岗位。

02

不同运营岗位如何协同运转

这些林林总总的运营岗位,虽然眼花缭乱,但都是根据一家公司的具体业务类型进行设置的,最终目的都是提升业务的运营效率。

所以,所有运营的本质都是「通过特定手段,在特定环节,提升特定对象的价值」,区别只在于作用环节(前/中/后链路)作用对象(人/货/场/数)作用方式(创造/连接/优化)的不同。

在真实工作中,这些岗位往往需要协同作战。

比如,某电商品牌在准备"618大促"时,不同岗位的运营都负责规划和执行哪些内容呢?

  • 平台运营首先制定流量分配规则与商家激励政策;

  • 品类运营确定主推品类和价格带策略;

  • 商品运营筛选爆款SKU并优化库存周转;

  • 内容运营产出短视频和详情页文案;

  • 流量运营精准分配各渠道预算;

  • 活动运营设计"限时秒杀+满减"组合玩法;

  • 用户运营针对不同层级会员推送个性化权益;

  • 销售运营拆解日目标并设计导购话术;

  • 场景运营在直播间打造"倒计时抢购"氛围;

  • 产品运营优化 checkout 流程降低跳失率

  • 数据运营实时监控大屏并预警异常指标。

当所有运营角色如同精密齿轮般协同运转起来时,最终才能实现GMV的有效增长。

03

六大运营岗位的核心区别

这些运营岗位具体有什么不同呢?

这篇文章我们先来介绍前6个运营岗位的不同:用户运营、产品运营、内容运营、活动运营、流量运营、数据运营;后5个运营岗位的不同,我们将在后续文章详细介绍。

1. 用户运营:「关系管理」的专家

以用户为中心,通过了解用户需求、行为特征,建立并维护用户的良好关系,提高用户活跃度、粘性度和忠诚度,增加用户转化率、留存率和忠诚度。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拉新、促活、转化、留存、流失、召回的等。

用户运营玩的是"让用户爱上品牌"的心理游戏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生命周期价值

  • 关键指标:转化率、复购率、ARPU值

  • 核心能力:用户分群、触达策略、漏斗管理、情感维系。

  • 典型案例:蔚来汽车通过APP社群运营+线下NIO House组合拳,实现老车主推荐率提升。

2. 内容运营:「长期价值」的建设者

通过创造内容(包括图文、视频、直播等形式)、分发内容(包括官网、APP、新媒体等)等,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、感兴趣的内容,增强用户参与度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
内容运营的本质是构建"内容资产"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:通过内容生产与分发建立品牌认知和用户粘性

  • 关键指标:阅读量、完播率、内容转化率。

  • 核心能力:选题敏感度、内容把控、平台规则。

  • 典型案例:知乎盐选专栏通过持续性优质内容输出,实现付费转化率提升,证明好内容本身就是产品。

3. 活动运营:「短期引爆」的高手

通过策划、设计和执行用户兴趣的线上线下等营销活动,激发用户参与,提升品牌互动,增加用户转化,包括品牌推广、市场宣传、传播策略等活动。

活动运营最擅长制造「限时狂欢」的氛围感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通过策划线上/线下活动,在短期内提升关键指标

  • 键指标:活动参与率、转化率、ROI。

  • 核心能力:创意策划、资源整合、应急处理。

  • 典型案例:支付宝集五福活动,通过春节期间的互动游戏设计,实现日活提升,用户绑卡率显著增长。

4. 产品运营:「用户与产品」的翻译官

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和痛点,优化产品功能,将用户痛点转化为产品特征,提升用户的产品提升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分析、产品规划、功能反馈、功能迭代等。

产品运营的核心是让功能设计更符合真实使用场景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:通过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优化产品功能和体验。

  • 关键指标:功能使用率、NPS评分、留存率。

  • 核心能力:需求分析、AB测试、用户洞察。

  • 典型案例:滴滴通过高峰期"排队熔断机制"的产品运营优化,降低用户投诉率。

5. 流量运营:「精准投放」的操盘手

通过打通各种推广渠道,比如搜索渠道、信息流渠道、线下渠道、异业合作等,增加流量曝光,提升用户访问量。

流量运营正在从"大水漫灌"转向"精准滴灌"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:通过渠道优化获取高质量流量。

  • 关键指标:获客成本、渠道ROI、流量质量。

  • 核心能力渠道分析、投放优化、流量裂变。

  • 典型案例:完美日记通过小红书KOC分级运营策略,将获客成本控制在行业平均值的1/3。

7. 数据运营:「决策大脑」的构建者

通过收集、分析和利用数据,发现产品、业务、用户存在的机遇和风险,从而优化业务决策,提升运营效果。主要内容包括搭建数据指标体系、埋点、建设看板、业务分析、用户洞察、辅助决策等。

数据运营的工作就是让每个决策都有"数据依据"。

  • 一句话说明白:通过数据挖掘驱动业务决策。

  • 关键指标:数据准确率、监控分析时效性、洞察价值大小。

  • 核心能力:SQL/Python、BI工具、业务理解。

  • 典型案例:美团通过骑手轨迹大数据分析,将平均配送时间缩短。


广告图片 广告
没有更多内容了~
城市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