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分享

大厂招人的800个心眼,打工人防不胜防

07-12 09:48 阅读 21915

闻渝城大火事,对底层打工人深表同情。
又到一年就业季,大厂的hr磨刀霍霍,又准备迎接新的韭菜了。
大厂所谓的“人力资源经理”,多半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饿狼,比得是谁更能算计打工人。
在我看来,这些饿狼根本就不应该留在国内,欺负自己的同胞,缅北才更适合他们,更有他们的用武之地。
而能重用这样的饿狼,又充分证明,大厂招人的800个心眼子,无一不是在体现着大BOSS本人见不得人的意志。
本人曾经以写书的名义,在某大厂蹲点一年零三个月。


亲眼见证了某些大厂对待打工人的种种套路,在此略叙一二,希望能帮助到有缘人避坑。
比我了解大厂的打工人,可能没有我这样的码字能力,写不出来。
比我了解大厂的管理者,则因为立场不同,不会为打工人着想。
所以,我自己觉得,我以下这些文字,对打工人,以及即将走上打工之路的人们,还是有用的吧。


只要您稍微留点心,就会发现,大厂在人才市场上,一直都在招人。
有的甚至,数十年如一日在招人。
是大厂的生产线上缺人么?是大厂的管理岗,技术岗缺人么?
不不不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大厂只要正常运行之后,从来都不缺人,厂内的每一个岗位上,都已经有了一个勤勤恳恳的人。
那为什么,大厂还要不停地招人呢?
其实,大厂那些需要不停招人的岗位,有手有脚的正常人都能干,根本不需要什么本科,经验,形象,气质。
三天,培训三天,您就可以上岗,而且这三天教您的,也多不是操作技术,而是繁琐的规矩,以及虚伪的企业文化。
当您被hr蛊惑,充满新鲜感地站在工作岗位上,熟练重复那些机械动作的时候,您会产生错觉,认为自己就是干这个的天才。
不然,为什么站在旁边的老员工,也没您干的利索呢?
然后,您还会发现老员工冲你投来一个神秘的微笑,让你充满疑惑。
不久,这个老员工就不干了。
离职的时候,老员工在办公楼里,问候遍hr的祖上十八代。
当然,那个时候您的耳朵里,满是机器的轰鸣声,根本就听不见外面发生了什么。
直到三个月后,您也成了老员工,看见一个新员工被hr带进车间,站在您相邻工作岗位上的时候,您就会明白,您也该走了。
您当然可以暂时选择不走,但各种考核接踵而来,说好的福利又迟迟不能实现,中层干部每天都在故意刁难,强大的压力会让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到达限度,随时都有可能喘不过气来。
答案揭晓,大厂不停招人的原因,是因为大厂只是需要人,但不需要熟练的人。


大厂的核心岗,技术岗,就那么几个。
剩下的岗位,只要能用机器和AI代替的,都没有您的份。
您能干的,只有简单的重复,重复,再重复。
之所以还用人,是因为BOSS算下账来,以当前的技术,用人比用机器划算。
人是有思想的,一旦用久了,就会有要求,要求大厂兑现招人时候的承诺,要求多干多赚,要求学技术当管理.....
对不起,您的要求,大厂并不需要。
所以,当您想对大厂提要求的时候,就到了大厂请您走的时候。
关于大厂的绩效,企业文化,福利,保险等套路,以及合法应对大厂套路的方式方法,与本文标题无关,暂时放下不讲。
如果本文发布之后,大家想继续看,请给作者点个赞,转给身边有用的人。
毕竟,作者是个文字匠人,只发于国于民有用的内容。
如果发文之后,对各位看官都没用,没人看没人转,接下来的几篇就不发了。
本文单讲大厂招人的套路,正本清源,让大家看清某些大厂招人的背后逻辑,也看清社会,看清自己。


管培生,是大厂招人硬广之中,比较常见的伎俩,多出现在校园里,有的大厂也称为“潜力人才”,“帮扶人才”,“重培人才”等。
顾名思义,就是培养您未来做管理人员。
中华文字博大精深,只需要编几个字,就能把人哄得团团转。
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,颇有吸引力。
殊不知,那些字都是hr们精心研究出来的,除了吸引人眼球,没有任何蛋用,甚至连对您的职业“承诺”,都被巧妙避开了。
退一步讲,即使您将来真被安排到大厂某个管理岗,也未必就能多赚,毕竟人家只是让您做“人才”,可没说人才就会多赚。
人才,既是一个名词,也是一种说法。
如果您没有与人才匹配的收入,地位,影响力,而被叫“人才”的时候,千万不要当真。
招人硬广中,常见的干好了“给股权”,更是让人浮想连篇。
且不说入大厂的股,水有多深。
就单以字面意思理解,您一进厂,人家大厂就给股权,您觉得现实么?
即使给您,您真敢要么?
建议即将就业的孩子们,在远远看到“给股权”三个字的时候,就赶紧绕行。
那里不是伊甸园,而是KK园。


大厂的薪资宣传,常用一招"总包计",在显要位置,画一个诱人的数字。
那个数字,将月薪、年终、补贴、乃至虚无缥缈的"期权",一股脑儿塞进"年薪多少万"的锦绣包袱里,在硬广上,吸引打工人的眼球。
待得打工人上钩之后,拆开这个包袱一看,月薪不过千把块钱,余者都是镜花水月。
更有甚者,竟以"股权未来可期"为饵,诱打工人签下种种不平等契约。
殊不知,那种种大饼,须得熬过"九九八十一难",方能兑现,而大多数打工人,未及半途,便已被"优化"出局。
大厂除了有hr,还有律师,常年在管理层的教唆下,研究"白用"之术。
先让求职者"试工三日",或者做"案例分析",美其名曰"考察能力",实则白得几日苦力。
末了,轻飘飘一句"不合适",便将许多打工人草草打发。
被白用的人多了,大厂会省下好大一笔人工费用,成为hr的“丰功伟绩”。
大厂甚至以此考核hr的业绩,从中给hr提成,助长hr做出更多的白用行为。
这些伎俩不合情理,但都是合法合规的,打工人即使觉得委屈,也求告无门。
还有一些大厂,面试时搞什么"压力面试",hr西装革履,故作高深,对求职者横挑鼻子竖挑眼,故意打击人,说什么"你没有经验","比你好的人很多",“竞争很激烈”之类的话。
其实都是套路,目的就是压低打工人的期待,逼打工人乖乖就范。


大厂招工宣传和面试的坑,就已经够多了。
但用工合同,才是大厂的坑王。
那合同上所写的薪资,与当初硬广上那个数字,根本就不是一回事。
底薪只有三瓜两枣,其他的都是"浮动"。
更有甚者,除了用工合同之外,还要签"竞业协议",“保密协议”,给打工人套上一个个就业枷锁,等离职的时候,再用这些协议对打工人威逼利诱。
打工人一旦签下那些协议,离职时将毫无筹码,只能任人拿捏。
你要不听话,离职之后都不得安生。
一些缺了大德的hr,为了在其他打工人那里立威,拿着协议去折腾离职的打工人,搅的人家找不到新工作。
至于"劳务派遣合同"之类,就更不用说了,连打工人的待遇都不如,一旦签下就沦为"二等打工人",福利全无,晋升无望,随时会被人辞退,却仍要对介绍人感恩戴德。

总之,大厂招人,看起来是"求贤若渴",实际上,多是"请君入瓮"。


什么"福报"了,"奋斗"了,"共同幸福”了,说到底,都不过是"画饼充饥"的遮羞布罢了。


说一千道一万,我只想跟刚刚走出社会的大学生,跟想找工作的年轻人说五个字:


不要进大厂,不要进大厂,不要进大厂。


我曾在车间里,目睹二十多岁年轻人的工作状态,疲惫不堪,完全没有生气。

大厂那种机械式的重复,不仅没有任何前途,而且还耗费人的精力,局限人的志气和眼光。


四肢的勤劳,若没有大脑的勤劳辅助,就只能做一辈子苦力。
我没有丝毫看不起苦力的意思,每一个自食其力的人都是可敬的。
只是可敬归可敬,可敬的可怜人到处都是。回家看看自己的爹妈,谁家都有。
不要沉浸在那种廉价的感动之中,更不要陷入自我感动。
图片


这个世界,这个时代,有很多路可以走,有很多机会可以自己把握。


不要听乐观者夸耀,也不要听悲观者打击。


越是底层人,越是出身贫寒,越是没有关系背景的孩子,越不能人云亦云。


做人处世,都如小学课本上的《小马过河》,需要自己尝试。


但有一条,不管对小马,还是对小牛和小羊,都是一样的:


无论是谁,想要有一条出路,都需要下定决心,付出三到五年的时间和毅力,武装自己的大脑,学好某一方面的技术。


一招鲜,吃遍天。


您有用,您才会遇到机会。


除非,您真的认命了,真的想在那种大厂打工人的生活中重复。如果那样的话,您就当我什么都没有说......我大概还得因为这篇文字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,向您道个谦。
晚安,祝每一个即将就业的年轻人,祝每一个从头开始的你,一路顺风。


没有更多内容了~
城市通